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企业 > 金蜜蜂企业 > 企业专题 > 英特尔 > >

技术创新

2014-09-17未知小莎0

将“中国梦”伟大构想变为现实离不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密切,推动技术创新是英特尔内生的责任和使命。2013 年,英特尔中国确立了“兴产业、新城镇、新体验”的三大工作方向,继续致力于计算技术创新、芯片制造创新、应用体验创新、终端形式创新和云端智能创新,计算力正在成为创新驱动的源动力。

精彩,从“芯”开始

英特尔持续开展硅技术和制程创新,以技术实践一次次验证了摩尔定律。晶体管密度的一再增加提升了处理器与周边硬件的性能及性价比,催生出规模达上万亿美元的电子工业,使个人计算和通信走向全球、走进数以亿计的企业和家庭。

基于满载责任的愿景和使命,英特尔每年将营业利润的一半投资在技术研发。2012 年英特尔研发支出为101 亿美元,在2011 年84 亿美元的基础上大幅增加。

英特尔将更多特性和功能集成到芯片上,引领了PC 和互联网时代每一次激动人心的创新。英特尔创新的主要载体X86 芯片微架构也被称作英特尔® 架构。自1978 年发布以来,X86 架构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及持续的创新为软件开发者和软件应用程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

2012 年初,英特尔推出首次采用3-D 晶体管结构的22 纳米英特尔芯片,将超极本、平板电脑制程技术推向22 纳米处理器时代。2014 年英特尔将推出14 纳米处理器,致力于以更高效节能、智能的芯片和平台技术,帮助合作伙伴创建更加诱人的、跨平台的互联计算个性化体验。

晶体管的创新让计算变得一代比一代更快、更节能、更普及。英特尔不断证明着神奇的“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摩尔于1965 年提出),即硅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番,摩尔定律被誉为“定义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轨迹的金律”,为英特尔和ICT 产业确定了硅创新的步伐。

提供创新产品

英特尔的产品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主板、无线和有线连接产品、存储设备以及支持这些组件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虚拟技术、中间件以及开发工具)。英特尔通过努力提升能效、互联网无缝连接性和安全性,优化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英特尔还为商业客户提供安全解决方案、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在微处理器领域,2012 年,英特尔推出全球首款采用22 纳米制程工艺和3-D三栅极晶体管技术的第三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视觉和计算体验;基于英特尔® 至强 ™ E5 处理器的服务器,构建灵活高效的数据中心,助力云服务满足150 亿台互联设备需求。

基于微处理器技术,英特尔不断扩展产品领域,突破性提出超极本概念。2013 年,英特尔给“超极本”带来产品形态、性能、体验各方面新的惊喜。有英特尔强大的处理器研发团队以及业界领先的22 纳米制程工艺的支持,最新的Haswell 超极本在传承全PC 强大功能的同时,还能提供与平板电脑近乎相同的娱乐功能。同时,基于英特尔的低功耗处理器,OEM 厂商也设计出了很多超薄超便携的超极本产品。

基于超极本的基础和现有触摸屏技术的成熟,英特尔引入了触控超极本和变形超极本的概念。触控超极本即在超极本的基础上引入了触控屏幕,在触屏操作手感上与市面上主流的平板电脑无二;而变形超极本既是一台功能强大的超极本,同时又是一部触感优秀的平板电脑,它完美地将超极本和平板电脑合二为一,用户只需要将其变形就可以让它在超极本和平板电脑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英特尔还提供无线解决方案、硬件和软件的安全解决方案,加强了英特尔平台的整体安全性能。

此外,英特尔还将其智能手机系统芯片(SoC)拓展到高性能和高性价比智能手机细分市场。除了有性能与能效领先的英特尔凌动® 处理器Z2460 及高性能的Z2580 处理器外,还有更高性价比的英特尔® 凌动处理器Z2000。

英特尔芯片还被应用于可穿戴计算设备。可穿戴计算设备将使计算能力分布至用户全身,而不是集中在一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中,例如智能手表、眼镜等。

推动协同创新

英特尔的使命不仅在于将先进技术植入中国,让中国产业伙伴在全球技术平台上与时俱进,我们肩负的责任还包括将中国伙伴的协同创新汇聚于全球创新体系。

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多年来的“协同创新”:从率先设立英特尔架构技术实验室、加速领先技术在产业链的应用和推广,到设立销售和市场中心、制造中心、研究中心发展到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以开放的创新架构,与国内产学研各界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企业级、消费电子和其它各行业的发展。英特尔认为, “协同创新”就是把“创新”与“合作”高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合作”实现“创新”,利用“创新”推动“合作”。

英特尔在中国设有4 个研发机构,包括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英特尔亚太区研发中心、英特尔中国软件中心和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它们是英特尔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特尔技术创新的开放式引擎。

除了自身设立研发机构外,英特尔还积极和政府、产学研各界紧密合作,共同迎接挑战,实现创新。

2013 年 4 月,英特尔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成立英特尔移动网络与计算协同研究院 。这是英特尔引入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在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协同研究院。作为英特尔全球大学研究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该协同研究院将专注于移动网络与计算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将英特尔与中国学术界的协同创新提升至新的高度。

2013 年 9 月,英特尔与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组建联合团队,就交通运输系统产业链发展、业务模式创新、技术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合作。

英特尔还与不同领域的领先中国企业开展了研究院级合作:2013 年4 月,英特尔研究院与东软集团研究团队(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研究院际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研究院级合作。双方在嵌入式软件、智能设备、室内定位技术以及物联网相关课题如城市可持续发展、老年保健、基础教育等领域进行合作,立足未来 3-5 年内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以科研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2013 年4 月,英特尔和百度公司共同签署了一份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组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加强对前后端技术的研发,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智能手机云平台。双方还将积极服务于广大移动应用开发者、手机制造商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智能云手机的生态环境,为中国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移动生活体验。

未来,英特尔将与更多中国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创新,推动 ICT 产业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出色的使用体验。

(责任编辑:小雨)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金蜜蜂智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妇女暑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我们:

侯楚卿 市场部总监

邮箱:chuqing.hou@goldenbeechina.com

电话:010-68711086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108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