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企业 > 金蜜蜂企业 > 企业专题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 >

巴斯夫:经济责任

2014-09-05未知admin0

科技创新

巴斯夫大中华区创新促进社第四次会议首次迎来业内专家,为该社与外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互动与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这无疑将进一步奠定巴斯夫作为大中华区科技创新引领者的地位。

此次会议由巴斯夫科技合作部(SLO)牵头,于2009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为“培育协作:创新的种子”,汇集了来自20个部门的28位同事。

会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塑料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景芬就“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主题报告。其中有关宏观政策讲解、塑料行业当前销售数据、汽车用塑料趋势、塑料回收等话题,引起了巴斯夫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刘副会长表示:“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必将带动汽车相关塑料产业的飞速发展。”

来自科技合作部,法律、税务、保险和知识产权部和原材料采购部门的同事就以下话题与参会者做了交流:

1.中国研发界的宏观面貌及巴斯夫与大学院校的合作

2.《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对巴斯夫科技创新的影响

3.税收优惠政策及相关申请

4.采购的早期介入

为巩固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创新领先地位,创新促进社将进一步加强与外部及内部各方的合作,为推动协同效应注入新的活力。


公司治理

巴斯夫的价值观和原则

实现可持续盈利业绩

为客户的成功进行创新

安全、健康和环境责任

个人和专业能力

相互尊重和坦诚对话

诚信

首设"合规执行官"的德国公司

在巴斯夫,任何违背法律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为此,巴斯夫在全球启动了“合规计划”。合规计划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公司的道德价值观和遵守法律方面的政策,并且贯彻在每一项工作中。

2003年,巴斯夫总部又任命了一位合规执行官(ChiefComplianceOfficer),成为第一个设立这种职位的德国公司。合规执行官主要负责确保合规计划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一以贯之地执行以及督察地区合规协调员的工作。合规计划的实施充分显示了巴斯夫对追求正直商业行为的决心。

合规热线在中国开通

巴斯夫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及时的建议可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如果巴斯夫的员工对其行为的法律适用存有疑问,或者认为工作环境中出现可能违法的操作,每位员工都能够从他/她的上级、相关部门、人力资源部或者法务部寻求建议和帮助。此外,巴斯夫还专门开通了“合规热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在工作时间内拨打“合规热线”电话,获得法律咨询和帮助。接听电话的是一家独立法律事务所的律师,这些律师受过该方面的专业培训。

巴斯夫大中华区的“合规热线”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开通,号码为8621-62758810。“合规热线”提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服务。员工可通过匿名方式报告信息,由律师将所描述的情况起草成一份报告,呈交巴斯夫合规热线办公室,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评估。


责任价值链

巴斯夫:建立责任价值链

如今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了“责任时代”,承担社会责任是时代对于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巴斯夫积极努力,与价值链体系上下游合作伙伴合作共赢、责任共担,逐步打造一条贯穿供应链的责任价值链,将企业社会责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为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是“责任关怀”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1992年起,巴斯夫就致力于“负责的行为”这一理念。根据责任关怀的准则要求,巴斯夫建立了责任关怀管理体系,内容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工艺安全、物流安全、社区意识和紧急响应、产品监管、污染防治。公司内部在亚太地区的主要行动包括安全、健康、环境审计、行业认证、紧急反应、废水处理以及培训研讨会和巡回展览。

巴斯夫不仅把责任关怀融入到自身发展目标和经营方针之中,还作为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主席单位,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等组织和机构,一同推动“责任关怀”,力求把责任关怀管理体系建立在中国化工工业体系内。

巴斯夫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中国,巴斯夫从2005年起,连续五年获得由21世纪报系主办的“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奖”;从2007年至2009年,巴斯夫三度在《南方周末》主办的“世界500强在华贡献榜”上排名前列;2008年,巴斯夫荣获“第一财经•中国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2008年,巴斯夫荣获“2007年度中国绿色公司标杆企业”称号,2009年,巴斯夫荣升为“2008年度中国绿色公司星级标杆企业”;同年,巴斯夫首部大中华区年度简报获得由商务部《WTO经济导刊》颁发的“金蜜蜂•在华跨国公司优秀社会责任报告”称号;2010年4月,巴斯夫又获“中国绿色公司百强”称号。

巴斯夫认为,在自身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积极带动行业做好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加入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中来,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带着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巴斯夫在供应链上积极创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商业模式,提出了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带动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通过传递“责任关怀”的原则和经验,分享全球最佳实践,将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推广到整个供应链。巴斯夫希望通过促进供应链上企业相互间的学习与合作,积极推进产业链上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再经由合作伙伴的继续推进辐射整个行业,力求改变化工行业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固有印象,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及2009年,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当作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向其他全球契约成员和所有企业传播和分享。与此同时,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也将该项目列入其《能力建设手册》并在行业内推广。迄今为止,该项目已经在国内120余家企业中传播。

一.“1+3”在中国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一)项目背景

中国当前正处在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占所有企业数量超过90%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如何完善管理,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它们的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合作共同履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就是重塑社会责任价值链的过程。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巴斯夫追求的是自身以及化工行业的“持续性成功”,在这样一种“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巴斯夫深刻地感到仅仅是自身践行“责任关怀”原则,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不够的,必须要积极带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都能重视社会责任,并协助中小企业发掘进而提升它们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只有整个供应链条的稳定和可持续,才能确保企业持久成功。在中国,巴斯夫认为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尤其应当主动承担起这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大中华区对于巴斯夫全球具有战略性的市场地位,巴斯夫始终关注和全力支持中国经济和市场的蓬勃发展。巴斯夫的目标是,与中国的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分享企业的成功、成果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加成功。

(二)项目实施模式

“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就是建立在这样理念上巴斯夫在供应链上的创新。依托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平台,巴斯夫首先倡导“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即通过“1家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员公司+3个其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供应商+客户+承包商)”的模式,在供应链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并以最佳范例、专业知识以及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指导合作伙伴,提高这些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和管理实施的能力,从而提升链条整体的责任竞争力。之后,合作伙伴们致力于向自己的业务合作伙伴们传递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模式,从而产生“雪球”效应。目前,该项目已在120余家在华外资及国内企业中传播。

(三)项目实施机制

1.获得项目合作伙伴管理层的支持和承诺

作为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巴斯夫邀请各合作伙伴参加高层领导论坛以及有关“责任关怀”主题的培训。从企业的最高层开始,以鲜活生动的实例加深高层管理者对项目实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采用“大使+专家”的模式

之后,巴斯夫根据客户的需求,并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确定了合作单位各自希望优先合作的领域。并根据这次反馈拟定的优先领域,发动巴斯夫内部各业务部门,为每个客户配备了一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一个巴斯夫客户代表和一个负责环保安全和健康的专家组成。合作企业的参与人员,都将巴斯夫的业务主管称为“大使”。同时,各项目合作伙伴也在公司内部任命其在环境、健康与安全领域的代表,与公司高层领导一起推动“责任关怀”理念的落实。巴斯夫以“大使+专家”的模式、根据各企业的自身特点,为合作伙伴量身定做提高“责任关怀”管理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解决薄弱问题的方案。

3.通过培训、论坛、实地考察,分享“责任关怀”经验

项目紧紧围绕着化工行业的“责任关怀”原则展开,从研讨、培训到实地考察、实施,巴斯夫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分享巴斯夫践行责任关怀的经验和实践,并根据合作伙伴的要求,推出了量身定制的项目。例如,2007年在广州就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针对国内领先的洗涤剂和清洁剂生产商——广州立白集团的职业安全研讨会。会后,立白集团便开始启动行动计划,着力改进工作地点及生产车间的安全性。

项目组分赴各合作伙伴生产基地开展“我看安全”互动,全面了解合作伙伴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管理情况,并对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合作进行细化。同时,也邀请合作伙伴参观巴斯夫的示范生产基地,分享巴斯夫优秀的管理实践。

在项目的执行阶段,巴斯夫针对共性问题和企业的个别需要,开展有关环境、健康与安全等多方面的培训。

4.实施自我评估和改进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项目实施,巴斯夫又邀请合作伙伴进行自我评估,并由各个项目组针对合作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检查。

2007年10月,巴斯夫与其合作伙伴在南京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旨在将“责任关怀”自我评估体系推广到各个合作伙伴,并通过引入长期改进机制,以确保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实施的持续性。之后,作为“德中同行”活动中巴斯夫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一部分,合作伙伴的高管人员和巴斯夫项目团队参观在南京举办的“德中同行”活动中的“巴斯夫家园”以及参观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活动。“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不仅提高了巴斯夫合作伙伴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而且提升了其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并成功带动了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更多成员的参与。

2008年1月,巴斯夫向六家合作伙伴发出进行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自我评估报告的问卷。2008年5月,六家合作伙伴向巴斯夫提交了各自的自我评估报告,并分别收到了巴斯夫专家的反馈。

5.进行阶段性总结

2008年7月,作为“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巴斯夫召集了六家合作伙伴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再次共聚一堂,针对各企业的自我评估,邀请到“责任关怀”六大准则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各企业实施“1+3”项目以来的成果,和各企业自身对项目所做的评估报告进行逐项解析,就企业的收获与进一步的工作计划展开了讨论和交流。在研讨会期间,巴斯夫分享了关于责任关怀六项准则和公司优秀实践的详细分析。高层与专家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对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与企业社会责任事件相关的注意事项及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这次研讨会被看作是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里程碑。所有参与企业都表示通过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付诸实践来进一步履行其社会责任。

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从2006年12月创始到2009年7月第二轮启动,一路由上海、浙江、广东辐射至江苏、北京、吉林、山东、广西和香港等地区,合作伙伴总数从首轮的6家增加到第二轮的12家企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

在首轮项目实施过程中,6家合作伙伴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研讨会、向人大提交企业社会责任议案、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责任关怀报告等方式,在各自的供应链上积极推行“1+3”理念,更有企业即将启动自己的“1+3”项目。而第二轮的12家合作伙伴企业则正以更积极的参与度、更迅速的行动力、更广泛的宣传面,在公司范围内建立企业战略,完善“1+3”推行组织机构,加强节能减排,关注员工职业健康,增进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全力打造责任价值链。

(四)项目收获硕果

1.巴斯夫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对巴斯夫而言,“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创新企业社会责任的商业模式,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业务运营的这一创新方式,不仅带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进程,更促进了国内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巴斯夫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了其内部各部门间的密切合作,将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去。同时,巴斯夫也开拓了更广阔的平台,与业务伙伴展开双向交流,这将有助于减少风险,并加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巴斯夫希望能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广到更多的领域里,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程中来,塑造可持续的未来。

2.合作伙伴积极实践

参与并受益的中小企业认识到,通过项目它们可以向巴斯夫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而这些对于它们未来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产业的上下游结合起来,推进中小企业实施责任关怀、增强企业竞争力并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一种适合中国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十分有效和科学的方式。

第一轮项目实施两年的过程中,巴斯夫的六家合作伙伴在公司范围内积极完善“1+3”推行组织机构,加强节能减排,关注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增进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对话。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研讨会,并向人大提交企业社会责任议案,在各自的供应链上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和责任关怀。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巴斯夫带动的六家企业之一,参与“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后,公司采用环保技术改善工厂和员工的工作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华峰集团也同样在公司范围内完善“1+3”推行组织机构。同时,举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企业社会责任‘1+3’研讨会”,还在供应链上发展“1+3”责任关怀厂商。尤其作为人大代表,两次提交企业社会责任议案。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效应正在显现。华峰集团也在由《WTO经济导刊》主办的“2008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上,获“成长性企业金蜜蜂奖”。

3.供应链传播和分享

从2008年至2009年,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连续两年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作为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向其他全球契约成员和所有企业传播和分享。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列入了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的《能力建设手册》并在行业内推广。迄今为止,该项目已在国内120余家企业中传播。

同时,项目一经提出,也立即得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其他大型会员企业的响应。中国远洋、中国石化、宝钢等共10家会员公司,分别带动各自的合作伙伴,在2007年4月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会员大会上启动各自的“1+3”项目,它们向全国企业和企业家发出倡议: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把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辐射开来,共建和谐社会。

(五)蜜蜂效应生生不息:1+3=∞

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在中国结出了硕果,通过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平台,巴斯夫以及众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纷纷作为“1”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而从中受益的“3”家企业加入到“1”的行列,带动新的“3”,新的“3”受益后再去作为“1”……如此模式,无穷无尽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实践传播下去。

巴斯夫通过将企业社会责任落脚到供应链管理,改变和完善参与企业的运营方式,形成了一个供应链企业或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机制。稳定、长期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供应链条使得巴斯夫在全球的竞争中更具实力,而供应链条中的企业也在分享和学习中提升了自己,多方共赢结果使得“1+3”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生生不息地持续下去。

“1+3”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树立了责任行动的榜样,它是新时期下,责任运营的新模式,它为国内中小企业创造了一种最快速成长的方式,项目为各个参与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也探寻出了一条跨国公司、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示范效应的新途径。这种新模式的深远价值在于不管是“1”,还是“3”,都在互相学习,都在前进,供应商、采购商和物流商之间超越单纯的合同关系,建立起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它使供应链内部形成了共生共赢的关系。

这样一个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具有创新意义、深远意义的项目背后,凝聚着巴斯夫与中国合作伙伴、与中国的中小企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是巴斯夫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本土化实现的具体体现。项目实施以来,不仅有巴斯夫“1+3”项目策划者的辛勤付出,更有巴斯夫“专家”、“大使”的倾情投入,合作伙伴的积极响应。

二.“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

继“1+3”项目成功实施后,作为创意人与创始伙伴,巴斯夫与商务部《WTO经济导刊》提出了“金蜜蜂”的创意,借鉴了蜜蜂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致力双赢的精神。2008年4月,巴斯夫与《WTO经济导刊》以及中远集团合作共同发布“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借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共有205家企业参与了“2007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活动,60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的先锋榜样。到2009年,参加企业增加到350家,其中32家企业载誉而归。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的评估标准以及程序,具有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准,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真实状况的窗口,也为中国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提供了与国际社会交流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及实践经验的工具与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将每年发布一次,获得“金蜜蜂奖”的企业在两年内不再参评,此举意在发现、认可更多的蜜蜂型企业,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进程中来,积极发挥蜜蜂效应,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巴斯夫始终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自身核心业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力求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所以巴斯夫不仅自身做好,努力履行社会责任,还要积极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共享优秀的、负责任的实践经验,积极推动供应链中各家企业共同努力构建起“责任价值链”,使履行社会责任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改变化工企业的负面形象,并给社会其他行业树立“责任关怀”的典范,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当更多的企业参与进其中,他们在巴斯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将成为对整个商业界、对整个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行为,而这正是巴斯夫倡导的“蜜蜂的传播效应”的体现,每一个企业都成为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本地化发展

随着中国消费者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如何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本地化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巴斯夫自1990年以来在中国投入了约24亿欧元,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本地化生产、市场、销售、技术服务网络。

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扬巴公司)一体化石化生产基地巴斯夫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各持该合资企业的一半股份,总投资额为29亿美元。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和九套下游装置于2005年开始运营。巴斯夫与中石化目前正计划进一步扩建该生产基地。

扬巴公司堪称巴斯夫一体化理念之典范。各生产装置通过管道网络实现智能化连接。这不仅使化学品运输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还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举个例子:一个生产装置的废热可用于相邻装置的生产。废热和焚烧生产废料产生的热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巴斯夫的蒸汽需求。其余蒸汽和供能需求则通过热电联供一体装置(CHP装置)加以解决。运用这种高效的发电技术后,每吨蒸汽生产的电力是传统发电装置的3.5倍。巴斯夫一体化网络和高效CHP装置帮助我们显著降低了排放量,原材料使用量也相应下降。

上海漕泾的一体化异氰酸酯项目巴斯夫与亨斯迈及几家中方伙伴合作,共同在位于上海漕泾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了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粗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MDI和TDI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聚氨酯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以及冰箱、家具被覆材料、床垫和鞋类等产品中。这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美元,并已于2006年中期投产。

上海浦东基地该基地由多家生产装置和技术中心组成。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为皮革、纺织品、配方设计、涂料、塑料、包装、化学建材、汽车制造等行业提供特性化学品及应用服务的研发支持。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BACC)于1994年在上海成立,自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全资子公司。公司生产工程塑料和特种化学品,包括氨基树脂、颜料色浆、冷冻剂、皮革与纺织化学品和分散体。2007年6月,巴斯夫在浦东新成立了一家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BAPS)包括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

重庆MDI项目:巴斯夫计划在重庆兴建一个MDI装置。

(责任编辑:小黑)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新闻网
腾讯绿色
中国企业公民网
企业观察网
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我们:

侯楚卿 市场部总监

邮箱:chuqing.hou@goldenbeechina.com

电话:010-62119201-8003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30418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