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金蜜蜂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 > 第九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 > >

主题发言2:罗小未 中国核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2016-12-12未知小黑0

罗小未:各位CSR的同仁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主办方提供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做一个责任沟通的交流,共同探讨一下这方面的话题。可能大家都有感受,我们都生活在城市中,对于城市的沟通,对于我们现在呼吸的新鲜空气,可能大家都有感受,交通拥堵了,空气中有PM2.5交通的拥堵,给我们出行带来了不便,空气的雾霾让我们的呼吸不是那么顺畅,会给我们造成一些疾病,我想类比起来也是我们在沟通中如果不通畅的话,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应的不适。

中国核电在我们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相应的问题,正如刚才于社长给我们介绍的邻壁效应,公众的不理解、不了解,会给我们的项目推进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会有公众来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不向我们介绍一些信息,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所以今天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核电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我首先想跟大家聊一聊,大家想想大家眼中的核电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很多公众不太了解的话,它的样子可能就像PPT现在展示的样子,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或者说有核武器的概念,还有一些消息可能大家也听说过,科学家到切尔诺贝利的事故现场调查,突然窜出来像猪一样大的老鼠,向你扑过来,弄的他们仓皇逃命,开着吉普车,最后才能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我想比较明白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只是愚人节的一个恶作剧,如果真的是存在这么大的老鼠的话,那就是生物学的一个大发现,肯定会上到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由此可见我们公众可能对这里还是有疑虑,有些公众还对它深信不疑,觉得这就是核辐射会造成我们的基因变异的一种佐证,所以顺带对核电也产生了一些恐惧心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张图是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核电的状况,核电目前从国家来说是一种安全、清洁、高效和低碳的能源,我们中国核电旗下的16台核电机组已经安全运行了120多个堆年,有很好的安全运行记录。根据世界核协会的统计,目前已经有45个无核电的国家,下一步正在认真的研究发展本国的核电计划,也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未来十年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国家大概还会有60到70台的核电机组投入建设。

大家可能也从新闻上了解到,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习大大和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外事场合也向我们的外宾推介中国的先进的核能技术,也就是大家听说过的“华龙一号”。所以核电走出去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国家战略,同时核电也成为了一张我们国家的名片。

尽管我们的核电事业在中国发展起来方兴未艾,也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是我们的沟通一直存在着不充分、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公众对于核电的疑虑也是一直没有消除。

总结起来我们中国核电公众沟通的历程大致有这么三个,中国核工业的起步应该是在60年前,当时国家发展原子能的需要,核电也是脱胎于核工业。在六十年前,当时核工业的项目都是国家的秘密,就连当时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他的亲人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在哪儿工作。比如说我们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他接到核电的任务以后就从亲朋好友的视线里消失了,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涯,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也不能告诉他妻子,所以这个时代我们的核工业是神秘而不为人知的,所以公众沟通而言,可能也无从谈起。

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原子能技术的可被利用,我们核技术逐步转向民用,开始用来发电。随着秦山和大亚湾的开工建设,核电项目第一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位于杭州湾畔的海盐,海盐人民都知道国家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大的国家工程,很自豪,但是在一水之隔的香港市民则开始走向街头,表达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忧虑。中国的核电人这时候才首次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开始了跟公众最初的接触。当时核电项目是否上马,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的,可能公众参与的程度也不深。

这个时代可能也只能说是我们公众参与的起步阶段,进入到二十一世纪,随着我们能源结构的调整,核电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因为核电作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对于我们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迎来了很大的一个发展机遇。

但是我们可能也面临着一些公众沟通上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国家的重大项目,由于公众的沟通不充分,遭遇了邻壁效应。导致了重大项目的延期和搁置,也给我们的核电发展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重视我们相关的工作,也反映出广大公众对于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我们在社会沟通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把核电可能遭遇到的“邻壁效应”,转化成跟社区合作共赢的“赢壁效应”,中国核电人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呢?我们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核电行业虽然还是一个典型的B2B领域的行业,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核电的运行和建设全过程都需要政府的相关部委的支持,因此做好了政府部门的沟通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来看公众的支持,公众的信任,也日益成为我们核电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必须以这种更透明、更公开、更开放的形式,顺应大势,加强跟普通公众和有关政府机关的全方位沟通,实现我们公众沟通从B2B到B2C的扩展。我们现在在做一个B2C的沟通尝试的过程中,效果怎么样,有哪些经验呢?我下面给大家再做一些介绍。

在这里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这个小女孩来自贵州的大山里,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侗族女孩,叫吴倩香,她连续参加了我们的“魅力之光”核电科普夏令营,我们大家都叫她“凤凰妹”。三年前她第一次来核电站,就是跟核电结缘,参加了我们当时江苏田湾核电举办的核电科普夏令营。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吴倩香在参加活动前,她告诉我们核电的周边是不是都是一些荒漠。来了以后,参加完竞赛和夏令营以后她才发现,核电站原来如此的干净和美丽。

等到她去年参加我们第二次夏令营的时候,我们已经从她眼里看不到忧虑或者担忧了,她在整个夏令营过程中主动去听,去看,去提问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今年吴倩香再次来到我们的核电夏令营,参加了我们第四届的夏令营,变的更加阳光自信了,她显然成为了我们核电小使者,整个过程中跟其他同行的小伙伴主动去介绍核电的一些情况,一些知识,传递着成长的一些快乐。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我们在中国核电还有很多。

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有效沟通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很多时候的沟通,往往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这样的效果反而不好,没有真正考虑到受众是否愿意接受我们所传递的信息,如何让公众接受我们的信息,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项目的选址还有建设之前,都会特别强调公众沟通的需求的调查,切实了解公众希望获得哪些信息,并作为依据,去做沟通。

比如说之前我们就做过一次您希望获得哪些核电信息的问卷调查,发现66.58%的公众希望了解核电的安全、高效、环保等细节的原意。还有36%的公众想了解核辐射和防护的常识,剩下还有29%左右的公众希望了解我们核能发展的现状、历史和规划。这组数据就为我们和公众沟通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让我们的沟通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

除了了解公众沟通的所需,我们还要探索公众沟通的一些新的路径,为了做好沟通,我们从工作体系上也打造了一个总部统筹、上下联动、专业支持的一体化的工作体制,创新推进我们的公众沟通工作,努力提升我们社会公众对于我们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比如我们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魅力之光核电科普知识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来自34个省区市的70多万人关注,我们还选取了一些中学生参加夏令营,邀请他们实地参观核电站,动手进行环境检测,跟我们核电站的操纵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更好的走进核电,了解核电,体验核电。当然作为核电产业生态圈的一员,我们也深知,核电的沟通不仅仅是中国核电一家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我们核电一个行业的事情,政府、企业、媒体、第三方组织、普通公众,每一位利益相关者都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今天已发布中国核电首份公众沟通白皮书,向各位分享中国核电的3C公众沟通理念,即信息、连接、协同的沟通理念,期望和大家共同开启核电公众沟通B2C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小黑)

《WTO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
中国质量新闻网
腾讯绿色
中国节能环保网
中国企业公民网
企业观察网
中国节能招标网
中企绿盾
佛山市电气行业协会
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网
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6020829号